咨询热线:

0515-82544708

精神文明

——

当前位置:首页 精神文明 职工生活
读《活着》有感
日期:2024-12-31浏览:2112编辑:作者:汪欢总字数:598

  “少年去游荡,中年想掘藏,老年做和尚。”这句话是对《活着》中福贵一生的生动写照。余华老师以质朴而冰冷的笔触,描绘了特殊时代背景下福贵的坎坷人生。

  福贵,本书的主人公,地主家的傻儿子,年轻时放荡不羁,后因赌博输光家产,命运从此急转直下。父亲因心力交瘁离世,母亲积劳成疾去世,妻子家珍在困境中含辛茹苦抚养儿女,女儿一场高烧后成了哑巴。随后,更大的悲剧接踵而至:家珍患软骨病、儿子因救人抽血过多而亡、女儿产后大出血去世、女婿意外身亡、外孙因吃豆子撑死……生命中的温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,只留下福贵与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往昔。

  动乱年代的人们,生活之艰苦是现在的我们所理解不了的,可是,活着就是一种理由,为活着而活着也许可以理解为生命的凋零就在一瞬间,而这个故事受到这么多人喜欢也有原因吧。我久久不能平复的心,因为福贵的隐忍和他对生命的不屈,活着不过如此,也不会更糟了。这本书很厚,也许是作者人生的缩影,从来没有人能把别人的故事讲的这么饱满,如果能,那么只会是更加沧桑的人生。

  人生或许就像一场梦,每一年的光阴,仅是梦中一刻钟的短暂安宁,紧接着便迎来新一轮的挑战。有人选择继续沉睡,经历梦中的悲喜交织,有人则选择醒来,面对生活的真谛。孰是孰非,梦中人自有定论我们有自己的人生,所以有时候的同情也许就是自作多情,别人活未必不好,而自认为活不错的人,都是灵魂饱满的人

  而我们还年轻,处世未深,江湖再见

网络举报电话:0515-82544790 江苏省淮海农场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15598号  苏公网安备32092402000254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