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第四生产区广袤的稻田田埂上,你就会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沟系,像是农田的“血脉”穿插其间,这些完善的沟系,不仅是水稻快速化灌排水的需要,更是其调节水分需要,强茎壮秆,促进根系生长的需要,同时也为秋收秋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保障。
为了将水稻田里的“丰产沟”配套建设到位,早在水稻田平整之后,水稻播种或栽插之时,第四生产区就明确了田间沟系配套的建设标准,并将“丰产沟”开挖和长期维护的责任层层落实到人,形成了田间一条高效、畅通的排水灌溉网络。这一排灌体系的建立,不仅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,更为后续的降渍防涝、烤田抗倒伏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丰产沟的建成,极大地提升了稻田的排水效率。在搁田期间,只需排水闸门轻轻一放,整个田间的积水,哪怕是最洼之处的积水便能迅速排出,大幅缩短了排水时间,也降低了为了清理洼塘之处积水的劳动强度。更重要的是,由于纵横沟与排水沟的紧密连接,确保了水稻上排水的一致,搁田程度的均匀一致,避免了以往那种“四周干裂、中间水汪汪”的尴尬局面。这一变化,让田间管理变得更加轻松高效,为水稻的茁壮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。